2022
05-13
09:35
来源
集美网
分享
11日,“关爱一线牵”栏目组来到崇川区秦灶街道费桥村赵国家中。“别客气,快进来坐。”年逾六旬、正在屋内忙活的赵国热情地招呼我们坐下。
意外突至,打破平静生活
环顾四周,几件已看不出原本颜色的老式家具被擦拭得一尘不染,客厅的沙发和电视被旧床单覆盖着,屋内收拾得很干净。“当初想着买点新家具,为儿子娶媳妇做准备,没想到一直都没用上。”赵国尴尬地笑了笑。
女主人陆英闻声从一侧的房内走了出来,轻轻带上了门。“因为身体不好,孩子不愿意多开口讲话,也不大愿意见外人,抱歉啊。”陆英无奈地摇摇头。
“其实,孩子没生病前,我们一家三口过得还是挺幸福的。”回忆起以前,陆英的嘴角微微上扬。年轻时,赵国在木材厂上班,儿子赵杰成绩不错,步入社会后就在家附近的冷冻设备厂上班,虽然谈不上大富大贵,但日子终归过得还算安稳。
未曾想,5年前意外突至。据陆英回忆,那段时间,赵杰每天下班回家都喊腰疼,夫妻俩以为是工作太累导致的,就让他请几天假休息。没想到,孩子的疼痛越来越严重,晚上睡觉都无法平躺。“我们赶紧带他去了医院,医生诊断说是强直性脊柱炎。”陆英边说边抹眼泪,声音逐渐哽咽,“吃了药病症也没有减轻,刚开始,只是腰部疼痛,后来慢慢地,站不住也走不动,只能躺在床上,生活都无法自理,看着他被病痛折磨,真是心疼!”
日渐衰老,担忧儿子未来
“老赵所在的木材厂1998年破产改制,自那以后,他就只能四处打零工。”陆英介绍,她自幼右脚软绵无力,走路一瘸一拐的,经鉴定为肢体三级残疾。年轻时癫痫发作,被厂里劝退后就一直在家带小孩。赵杰患病后,全家人就靠着赵国微薄的退休金生活,如果不打零工,根本没有办法生存。
这些年,为了给赵杰治病,家中积蓄早已耗尽,还欠下数十万元的债务。“近两年疫情严重,打零工活儿不好找。去年,为了给孩子做髋关节置换手术,我们向能借钱的亲戚都借了。”疾病的痛苦和经济的压力似两座大山,压得这个小家庭喘不过气,摇摇欲坠。
去年年底,赵国突发脑梗,所幸被及时送医救治,成功脱离了生命危险。“医生建议手术,我拒绝了。怕花钱是一方面,儿子也需要我照顾。”赵国说,赵杰接受手术后,情况并未好转,虽然目前拄着拐杖能走上几步路,但是依旧疼痛难耐,洗澡、如厕仍需要有人在一旁照顾。“每天至少两次,将儿子从轮椅抱到床上,或从床上抱到轮椅上。我和老伴年纪都大了,现在我们还能照顾他,以后怎么办?”谈及赵杰后期的治疗费和未来的生活,一连串的问题让这对老夫妇愁眉不展。
努力挣钱,早日还清债务
恰逢午饭时间,记者注意到,屋内饭桌上摆着一罐酱菜、两个鸡蛋和一个盛满蚕豆的大盆。费桥村党总支书记、村委会主任王红旗告诉记者,赵国夫妻平常舍不得买菜,偶尔买点肉也都省给赵杰吃。安置房住的都是以前的邻居,彼此互相熟悉,大家隔三岔五就会送些吃的给他们。
“不管是社区还是邻居,都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,我无以为报,能说的只有‘谢谢’二字。”赵国语带哽咽,“居委会知道我们家情况困难,没少往我家跑。除了主动帮助申请补助外,逢年过节都会来我家慰问,送一些大米、食用油、零食等慰问品和慰问金。”
“强直性脊柱炎是无法治愈的,只希望儿子能有钱接受治疗,缓解疼痛。”赵国表示,最近疫情得到控制,自己在留意工作。疫情前,社区帮妻子在长者驿站残疾人中心找了份手工活,也能赚一点工资。“尽快把债还掉,我们才能安心。”
(应受访者要求,文中受访者均为化名)
记者龚秋瑾